清明谒陵记
那年,清明前夕。有几位高中一、二年级的团支部书记向我提出:清明节那天去“冀东烈士陵园“扫墓,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,学习烈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,激发团员和青年的政治热情。我说:“很好!就是下了火车还有十几里路怎么办?”大家说:“走—啊!去潘家峪,不也是走的吗?”,这项提议便这样通过了。
一大早,团员、青年们精神饱满地赶到古冶火车站,准时登上了山海关至永定门的普客,途径洼里、开平两站二十几分钟的时间到达唐山。那时候市区城市公交车很少,120多人的队伍高举团旗,徒步向“冀东烈士陵园”行进,一路上团旗飘扬、歌声嘹亮,《歌唱祖国》、《革命青年进行曲》、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》唱完一个又一个,途中引起许多市民驻足观望。
到了陵园门口首先进入眼帘的是:高大的牌楼正中墨色花岗岩匾额上,镌刻着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《冀东烈士陵园》六个大字,同学们稍事休息,互相检查了仪表,擎起团旗列队缓步走向革命烈士纪念馆,甬路的中央有一座通体汉白玉石砌成的纪念碑,巍巍挺立、雄伟壮观塔身四面镌刻着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“为人类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”、“气壮山河,功昭日月”、“烈士之血,革命之花”等;我们走进烈士纪念馆,讲解员听说从古冶辗转而来,看到同学们来一次不易,特别做了详尽的安排:首先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、屏住呼吸,听取了烈士们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,接着瞻仰了烈士的遗物、珍贵图片、文献资料.....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!大厅里鸦雀无声,静得掉根针都能听得见。纪念堂陈列着200多名烈士的名录和遗像:工人领袖邓培、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包森、国际主义战士周文斌、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......年轻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感染了团员、青年,照片上稚嫩的脸庞深深刻在团员青年们的心中;最后,我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步履款款地向纪念馆外的烈士墓走去,烈士墓被一片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环抱着,当我们走到烈士墓前脱帽致哀,不由得使我想起保尔.柯察金的那段人生座右铭,想到烈士们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理解:“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!”而感到由衷的钦佩和敬仰。
谒陵完毕步出陵园后,大家默默无语。我从团员、青年们面部表情看出,还沉浸在哀痛和深思中,“冀东烈士陵园”的烈士们,为国牺牲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理想、信念,深深地感染了他们,我好像看到爱国主义的思想已经注入他们的血液中。
评论